賭收連跌十八個月,見底與否有不同看法,甚至有投行預期賭收將連跌三年。失業率雖力保不失,但居民不敢再“大手大腳”,普遍趨向審慎消費。經濟下滑,商戶租金未有大幅下跌,甚至各類營運成本仍不斷上漲,小商戶生意越做越難。倘明年經濟未有好轉,中小企經營更為困難。雖然政府已着力發展博彩業以外的行業,但如何扶持中小企發展度過難關,仍受各界關注。
政府在明年施政報告上一再強調會繼續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以促進消費。近年當局在協助中小企發展上不遺餘力,如推出“扶助中小微型飲食特色老店計劃”、“送服務上門”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到中小企。但要明白政府資源有限,必須合理運用。
澳門寸土尺金,人口密度高度集中,按照常理,設在民區的商場近水樓台,生意應如魚得水,但近年社區商場卻越趨蕭條冷清,人跡罕至,部分小商場苟延殘喘,有的商場舖位更是十室九空,但同時亦有很多中小企甚至創業者搵舖位艱難。
部分商場經營不善,或涉及業權分散等問題,但現存商場人流量不足,受多方面影響。一是網購改變居民消費習慣和觀念。二是經營環境未如理想,租金壓力如舊,商戶未能凝聚經營方向,難以帶動整個商場的人流。加上路氹大型綜合項目的崛起,亦分流部分客源。表面上看,是舊有的社區商場無法適應新時代的轉變,但實際上商場營運是否成功,更視乎商場的統籌規劃以至商戶本身的市場定位等因素。如何活化商場,為居民提供多一個就近的逛街購物點,社會可共同探討。
無論順境逆境,“衣、食、住、行”均不可缺。不難發現,只要有假期,居民都“堅持”外出旅遊,尤其愛到旅遊勝地大肆“血拼”。若把這股在外地消費的衝勁轉移到本地,定可為本澳經濟添磚加瓦。居民並非囊中羞澀,只是沒有誘因促使其在本地消費。澳門地方小,居民消費不外乎日常生活圈,跨區消費也不常發生。建議當局可參考香港做法,製作詳細小冊子、拍攝宣傳片,聯合全澳大小商戶舉辦大型促銷加抽獎活動,除可帶動社區經濟,又可讓居民深入了解各個社區。
振興社區經濟,旅客亦是重要一環。當局持續推廣步行旅遊路線,冀將旅客分流到不同區份,帶旺舊區經濟,讓中小企得益。澳門舊城區主打是人情味,返璞歸真才是舊城區要走的方向。如延伸步行路線方面,可研究適合不同群體,如情侶、家庭、背包客的旅遊路線,做到分眾旅遊,效果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