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公佈本年度所得補充稅免稅額上調至六十萬元,須繳稅納稅人大幅減少至1,911名,對中小微企及新興行業發展起到扶持作用。中小企業聯合總商會理事長馮健富表示,該政策對部分中小企起到幫補作用,減輕經營壓力。不過,現時不少中小微企每年利潤金額未必達六十萬元,建議政府推出直接減成本措施,相信更有效用。
稅收減少2.74億
財政局近日公佈,按現時掌握資料,所得補充稅納稅人共有56,820名,其中A組及B組納稅人分別為4,193名和52,627名。自○七年度起免稅額不斷調整,至一三年度已提高至三十萬,A組和B組須繳稅納稅人分別減少到1,275名(佔總數30.41%)和2,767名(佔總數5.26%)。當免稅額由3.2萬調升至60萬時,總體須繳稅納稅人由44,819名大幅減少至1,911名,其中A組納稅人減少四成一,B組納稅人減少九成八。
從稅收角度,假設其他情況不變,六十萬免稅額會令所得補充稅收由原本41.14億澳門元減少到38.4億元(即少收約2.74億元)。
最重要的是,提供六十萬免稅額而受惠的納稅人,大部分是所得補充稅B組納稅人,由於大部分中小企業都屬於B組納稅人,提升免稅額到六十萬,有助扶持中小微企及新興行業發展,政策上亦恰當。
牽頭設平台搵人
針對政府提升免稅額扶持中小微企,馮健富表示,該政策對部分中小企能起到幫補作用,但現時越來越多中小企難敵租金上漲被逼退場,加上本澳旅客消費模式有變,加重了經營負擔。其實,政府提出稅務支持的同時,亦要考慮政策支持。例如公共房屋街舖以平租方式優先讓中小企進駐、補貼中小企電費等開支,才能確保成本穩定,真正減輕中小微企經營負擔。
作為中小企的一分子,楊先生表示,免稅額提升確有好處,但只是對部分合資格小企有幫助。中小企經營壓力不外乎租金、人資,既然澳門是個自由巿場,亦明白政府難推政策控制租金,故希望政府在人資方面作出扶持。目前各行業都難請人,中小企更難,加上小企難應付政府繁複的文件和行政手續,建議優化行政手續,並牽頭創設人資平台,協助企業找到對口人手,更能有效幫到中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