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小企走向“新經濟”
內地雙“十一”網購單日創出三百五十億元人民幣的歷史紀錄,比澳門一個月的博彩收入高出許多,澳門月賭收最高紀錄不過三百一十四億澳門元。這對於苦思多元產業出路的澳門,不能說不是一次思維撞擊。大勢所趨,特區政府明年度施政亦初有“新經濟”概念,推出“中小企業網站資助計劃”,協助中小企業利用電子網絡宣傳業務。政策總算來了,但距離推動中小企搭上“新經濟”快車仍有一段頗長的路。
明年度施政報告,針對中小企部分有減免稅費和增加資助,旣為中小企減負,亦加大推動中小企強化經營和轉型,其中包括與互聯網“新經濟”沾邊。然而,網絡商業浩浩蕩蕩,電子網絡為中小企提供的又何止是宣傳?如果能夠更好地統籌中小企搭上資訊網絡的商業快車,融入各種虛擬交易手段,可以為中小企解決市場邊界問題,更可以為產業多元和文創產業發展提供契機。
近年很多中小企抱怨一線商業區舖租昂貴,被迫退居二、三線商業區甚至居住區,無法分享旅遊業帶動的人流商機。又有文創業者和創立品牌者抱怨本地消費市場過於集中,無足夠發展空間。這些埋怨大多建基於舊有的營商模式,忽略了資訊科技可以打破許多現實的局限。
退居二、三線商業區的店舖,如果能善用電子網絡,可以加強宣傳,更可以促成虛擬交易,經營上不但不受地區限制,更兼得低租金的好處。文創和品牌創立借助虛擬店舖,可以擴大市場至區域以至全球,不再受本地消費偏好集中的限制,借助澳門的旅遊名聲,以更大的市場、更多元的客戶群,支持多元產業的發展。
然而要走到這一步,並不僅僅是一項網站資助計劃,需要更多的配套扶助措施,相當一部分企業可能要從資訊科技應用起步,進一步灌輸“新經濟”的經營模式,以及新的市場邊界概念,包括如何把市場範圍從聚焦一線商圈,擴大到整個澳門及至周邊地區,以及更大的區域。
除了企業轉型,“新經濟”還需要一整套產業鏈的配合,從涉及到支付的金融體系,到涉及快遞運輸的物流業,都不能單靠一兩家企業、甚至一兩個行業建立網站就可以達致,需要政府推動更大規模的跨行業合作和同步轉型,甚至需要逐步解決金融和物流在跨境操作時遇到的問題。萬事起頭難,如果成功了,就不僅僅中小企業受惠,多元產業發展亦能找到突破口,金融、物流和更多的生產設計行業都可以找到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