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國慶黃金周的各項數據表現,不僅舉國關注,國際媒體也頻頻聚焦。
在新冠疫情下,逾十四億人口的大國中,超過六億人次在八天假期內透過各種形式的交通工具跨省市流動,大大加強抗疫、防疫的難度。另一方面,國慶黃金周也是疫情以來,內地首個正式的長假期,旅遊人次、消費力等恢復情況,成為疫下復甦的晴雨表。如今看來,雖未能回復至疫前水平,但已回復去年同期七八成,已算不錯。
那邊廂,近月外國疫情持續升溫,全球單日感染人數再創新高,唯至今未有採取如三、四月般的全國封鎖措施。在疫情初發時期,多國在顧及經濟活動的前提下,封鎖局部地方,卻未能有效減緩疫情。面對第二波疫情,多國政府在疫情與經濟之間,選擇了後者,這對內地及本澳而言,更添抗疫、防疫壓力。在有效疫苗問世前,防疫、經濟兩兼顧,越來越困難。
澳門在國慶黃金周期間,人流大遜預期,出入境政策限制帶來陣陣寒意,但旅遊不旺並不全是政策限制使然,也有部分是競爭優勢漸被拉近。如海南免稅購物金額在黃金周期間突破十億元,按年大升近一點五倍,可見疫情下,澳門的免稅及匯率等優勢更快被追趕。一旦內地消費者感受到境內購買的便利性,習慣於境內購物,澳門的零售優勢將被削弱,屆時將進一步拖慢經濟復甦步伐。
雖然全球消費情緒因疫情肆虐而低落,但全球製造業活動指數正在回升,內地第三季進出口全面反彈,反映國際環境逐漸消化疫情的負面訊息。當疫苗問世後,消費情緒料可迅速改善。疫情影響逐漸減退,並終有過去的一天,壓抑已久的消費需求蓄勢待發。
然而澳門競爭優勢越趨薄弱,未來除了靠博企綜合娛樂設施支持,更要在制度、產品、出入境等環節上加快結合科技應用,營造新的競爭優勢。唯有博彩旅遊業平穩發展,保障社會穩定,經濟多元才能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