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節目“澳門講場”昨早邀請官員探討公共行政改革及電子政務。行政公職局長高炳坤表示,“電子政務法”今年九月廿七日生效後,將推動部門間非審批文件電子化,並完善“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的服務,並推出“查屋紙”、“查公司紙”申請電子化。現時約五萬人使用“一戶通”,相信隨着服務的完善,使用人數會增加。
建統一平台下月試
“澳門講場”昨早邀請高炳坤,公共行政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倫,身份證明局長黃寶瑩、副局長羅翩卿出席。高炳坤表示,公共行政改革是今屆政府的重要工作,將以“先立後破”的策略,全面檢討各方面的問題,再制訂頂層設計。
高炳坤稱,“電子政務法”將於九月底生效,屆時電子證明、身份證明等問題將得以解決。同時會建立統一對外服務平台及對內溝通平台,推動部門間非審批性文件電子化,行政法務範疇將於下月先試行,再於九月全面在部門推行。政府會完善“一戶通”APP的服務,逐步整合其他部門的APP及帳戶,如讓居民可線上更改在部門已登記的地址,亦推出“查屋紙”、“查公司紙”申請電子化等。
便初生嬰辦身份證
黃寶瑩表示,身份證明局積極發展電子政務,以“居民只跑一次或足不出戶”為目標,今年工作重點包括推出電子身份系統、讓居民自助辦理社團和財團證明書、即日領取電子辦理的刑事紀錄證明,推出廿四小時自助辦理永久性身份證的續期服務,及拓展自助辦理特區旅行證件至未成年人等。現時“一戶通”已可辦理所有身份範疇的網上申請服務,未來居民可通過“一戶通”預先提交初生嬰兒辦理身份證的資料,縮短辦證流程,減少在部門逗留時間。
有聽衆關注“一戶通”與電子身份系統(EID)的差別。黃寶瑩解釋“一戶通”是方便居民通過統一帳戶使用不同部門的公共服務,電子身份系統是方便居民使用私人機構的電子服務,兩者應用場景不同,可互相配合,為澳門發展智慧城市提供有利的條件。透露正與私人機構商討合作項目,舉例如利用EID核對個人身份後,可線上使用銀行的電子服務。
研究開放面容識別
有聽衆希望自助服務機能引入面容識別技術。黃寶瑩表示,局方於二○一三年推出的非接觸式身份證,內含的晶片已載有面容影像,已有條件進行面容識別技術。如透過自助服務機辦理在生證明,除指紋外,亦引入面容識別技術核對個人身份,兩者成功率合共達九成九,有效解決長者因為指紋不清無法核對身份問題。未來將繼續研究開放面容識別技術予其他公共部門和私人機構使用。
至於自助通關可否只用面容識別?黃寶瑩表示,現時的身份證件已有條件使用面容識別技術自助通關,但要配合保安範疇通關考慮。據悉,澳門居民主要憑着身份證及指紋通關,旅客通關有引入面容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