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補貼計劃(醫療券)自二○○九年推出至今逾十年,成效如何?近年由實體券轉為電子券,又能否加強監管,減少非法使用醫療券行為,讓公帑用得其所,杜絕一些不合理的醫療券使用情況?這都是居民所關心的。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昨日在立法會上披露,二○一八年至二○二○年四月三十日完結的醫療補貼計劃,平均每位參與計劃的醫療人員收取約廿三萬元,對比過去參與計劃的醫療人員收入有增長趨勢。醫療券使用率高,醫療人員的收益亦理想。另據當局二○一九年估算,澳門永久性居民人口約六十九萬二千人,補貼總金額預算為四億一千五百二十萬澳門元,是一筆不少的公帑,應如何切實做好監管?
本澳醫療服務分公營、私營及非牟利機構三方面。一般的感冒發燒等小病,不少居民都選擇到私人診所診治,減少到公營、私營醫院輪候,此時醫療券便能大派用場。醫療補貼計劃旨在扶助私家醫生發展,推廣家庭醫學制度,鼓勵居民重視個人保健,藉此加強公私營醫療合作及拓展社區醫療資源。儘管平均每位參與計劃的醫療人員收取約廿三萬元,但仍有小部分私人醫療機構明目張膽,對使用醫療券者“抬價”,而付現金者則按正常價格收費,更有診所接受用券套現,或用券購物,衍生形形色色的“不合理”和“不合法”行為,完全背離了醫療券推出的原意。
政府推出醫療補貼計劃至今已有十一年,有關違法現象是否只是冰山一角,抑或“不合法”行為已於私人醫療機構普遍存在?醫療券推出多年來,曾有不少私人醫療機構知法犯法被查,反映醫療補貼計劃存有漏洞,才令部分私人醫療機構鋌而走險。近兩年,醫療券以電子方式發放,當局曾指出,電子醫療券有助當局監管津貼使用,但最終成效如何,局方宜適時檢討,加強監管,打擊違法使用醫療券的行為。同時,實事求是,進一步優化醫療補貼計劃,讓公帑合理運用,避免醫療券淪為部分私人醫療機構的非法“生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