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候任特首賀一誠在訪談節目中直言,澳門“資本家”太少,都在打工。事實上,公務員、博彩業佔勞動人口相當比例,值得深思。
過去經常都有聲音指澳門人過得太過安逸,缺少拼搏精神。無可否認,澳門政府對人資政策保守,令本地人更多處於受保護狀態。不過自博彩業開放後,各行各業急速發展,亮麗數字背後,緊接的樓價、物價等生活成本急速上升,生活壓力繁重,不難理解“安穩打工”成為大多人選擇的出路,投身到高工資的博企、政府,更被視為“打工仔”首選。
回顧本澳經濟伴隨博彩業起伏,○九年第三季總體就業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數八千五百元,今年第三季上升一倍至一萬七千元;樓價亦由○九年第三季每平方米實用面積成交均價逾二萬四千元,升至如今近十一萬元,升幅為三點五倍。
政府工、博彩業的月入中位數跑贏大市,大學生畢業後面對高不可攀的樓價、不斷上漲的物價,看似年輕人主動選擇博企、政府工,但人望高處,猶如“爭崩頭”的經屋,每當開隊僧多粥少,都要盡力一試。
近年,政府大力支持青年創業,嘗試為青年提供更多出路、多一條選擇,吸引一批年輕人躍躍欲試,當然有成功也有失敗,此舉確實有助鼓勵部分青年勇敢追夢。惟本澳營商環境未如理想,考慮人資、租金、市場、競爭後,發現創業風險不低,機會成本高,追夢絕非易事。
年輕人就業與社會現實環環相扣,若生活迫人,又談何選擇喜歡工作及多元發展?十年來,政府庫房不斷進帳,居民、中小企壓力卻有增無減。隨着人口不斷膨脹,交通、醫療、住屋等質素每況愈下,經濟急速發展帶來幸福感,亦有無力感。
展望未來,新屆政府上任,如何解決民生、平衡樓價,實現為夾心階層締造置業階梯,讓青年無所顧慮選擇喜歡的工作、實現理想,甚至輕裝上陣擔當資本家,需要政策配合創設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