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令極端天氣越趨頻繁,居民日漸重視環境轉變帶來的影響。經過長時間討論,政府日前公佈膠袋徵費年底生效。據調查顯示,公眾普遍支持該法案,冀可有效改善濫用膠袋,提高居民環保意識。限塑初期,居民難免不適應,但當政府展現環保決心,居民定會支持配合。同時,市場需求湧現亦可帶動商機。
據環保局《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指出,澳門每年膠袋消耗量高達四億五千個,人均日耗二點二個。《澳門環境狀況報告二○一七》指,城市固體廢物中塑膠佔兩成三,本澳每日約產生十七公噸塑膠廢品。
統計局資料顯示,一七年有營運飲食店舖及街市熟食檔逾兩千家,若大部分均提供外賣服務,長遠或構成即棄餐具成災的問題。不同國家和地區都意識到即棄餐具的嚴重性,主動推出政策限制或全面禁止使用。但澳門單就膠袋徵費已討論十年,即棄餐具的規管更無從談起。除餐飲業,每年澳門有不同的美食活動,衍生海量垃圾。建議活動主辦機構參考外地經驗,提供可循環餐具借用服務,入場人士只需繳交按金便可借用,減少垃圾產生。
另一方面,限塑可為零售市場帶來機遇。近年本地銷售環保產品的店舖遍地開花,市面上可替代塑膠的產品亦層出不窮,如環保袋、非塑膠吸管、環保餐具等,同時有不少商店支持“裸買運動”,希望透過無包裝的商品,踐行減廢,深受顧客歡迎。
膠袋徵費即將推行,相關替代品具有市場價值,科創企業可考慮打造集生產、創新研發於一身的項目。那邊廂,澳門市場雖小,但每年旅客逾三千萬人次,本地文創業者可把自家設計融入環保產品中,打造本土原創品牌,除支持環保產業,還可包裝發展成手信佳品,透過與自動販賣機、旅遊手信零售店等寄賣,拓展更廣闊市場。當局更應發揮帶頭作用,在官方的採購清單中,可多採購中小企的環保產品,推而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