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物價、關稅、管制物品等差異,粵澳兩地水客走私問題長期存在。隨着時代變遷,水客運作模式與昔日大不同,加上兩地口岸每日數十萬人次出入境,增加了打擊水客走私的難度。
過去,水客以低收入的中老年人為主,所帶水貨多是奶粉、煙酒等生活類物品。但時至今日,內地居民往來港澳甚為方便,加上生活水平提升,昔日水客每日奔波兩地只為賺取日常用品差價的現象不復存在。水客早已“升呢”,利用水客“螞蟻搬家”的走私集團亦已“變革”。
拱北海關昨日公佈涉值一點六億元的走私奢侈品案件。走私集團利用網絡代購海外奢侈品招徠內地客,通過國際快遞公司將代購奢移品運至本澳,再由走私集團安排水客以“螞蟻搬家”方式,將代購奢移品以自用品形式帶入內地交貨,有些更是穿戴着過關。與此同時,充當水客的人士形形色色,有學生、外僱,甚至有旅行團員協助“走水貨”。本澳海關亦不時揭發從內地偷帶生鮮食品入境的水客活動。可見,打擊水客走私問題依然是兩地關檢部門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隨着網購興起,海外代購、跨境電商等購物模式大行其道。消費者或許不清楚有關網上購買物品是否受管制、應否課稅。例如網購藥品、健康食品曾盛極一時,但當中涉及藥物監管安全問題,經過當局嚴加規管及加強宣傳,近來情況已大為收斂。由此可見,對網購、海外代購的監管有必要加強,着力打擊不法代購,並應向普羅大眾宣傳合法渠道。
粵澳兩地口岸通關客流量高,令不法之徒有機可乘,除拱北關閘口岸,近期當局亦接連揭發有人利用港珠澳大橋口岸走私。社會更擔心不法之徒利用口岸多人流多,進行偷運毒品等犯罪,因此兩地邊檢部門有必要持續加強情報交流,把好關檢大門,對確保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着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