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基本成形 港澳穗深核心引擎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面世,全文分十一章近三萬字,涵蓋總體要求、空間佈局、城市聯動、科創建設、金融分工、基建聯通、生態文明等衆多領域。目標是到二○二二年,基本形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二○三五年,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十六年成一流灣區
規劃綱要前言提到,港澳特區和廣東九市,總面積五點六萬平方公里。一七年末總人口約七千萬人,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規劃綱要是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近期至二○二二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區域內發展動力進一步提升,發展活力充沛、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結構優化、要素流動順暢、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遠期目標到二○三五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
推進科創走廊建設
規劃綱要指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其中,澳門的定位是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規劃綱要在科創較重着墨,將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台。亦提到支持澳門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台建設,推進港澳國家重點實驗室伙伴實驗室建設。
構建交通基建網絡
交通與基建方面,構築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以連通內地與港澳以及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絡,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一小時通達。編製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推進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橫琴口岸(探索澳門蓮花口岸搬遷)。
規劃綱要提到,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在教育、文化、旅遊、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探索推進在廣東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待遇。其中會加強跨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銜接,探索澳門社會保險在大灣區內跨境使用。
研澳人幣證券市場
金融方面,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建設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發揮中葡基金總部落戶澳門的優勢,承接中國與葡語國家金融合作服務。研究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支持澳門發展租賃等特色金融業務,探索與鄰近地區錯位發展。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綠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務平台。同時,支持澳門以適當方式與絲路基金、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中非產能合作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