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研究由澳門中小企服務平台、易研網絡研究實驗室及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三方合作,以“澳門創業指數研究”為基礎,採用隨機抽樣電話調查方式,並通過與其他國家或地區進行橫向對比,主要探討本澳居民的創業活動及態度,藉此呈現澳門的創業環境及現況。
易研網絡研究實驗室研究總監表示,研究結果顯示本澳全面創業活動指數(Overall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為13.1%,全面創業活動指數主要衡量創業者數量在成年人口中的比例,即每百位成人居民中,約有13位正處創業活動。參照“全球創業觀察:2016 / 17年全球報告”全面創業活動指數,該值與韓國(13%)相若,略低於台灣(15.6%)和香港(15.3%),與深圳(23.4%)有一定差距。
氣氛提升宣教顯效
近年在政府和民間積極推動下,創業氣氛有很大提升,但報告顯示居民創業活動率只有13%,未來三年內有意創業者更只有10%,相較內地、台灣和香港低。這與本地經濟持續增長、就業機會較多有關。縱觀全球各地,經濟發達地區創業率一般偏低。此外,結果也反映本地創業環境的局限性,如受訪居民中無論有否創業都認為資金、人資短缺和成本較高的是創業最大障礙。
不過,調查中部分細項數據仍可反映本地社會近年推動青創的成效,如被訪者“具備創業知識、技能和相關經驗”的比率,澳門高於內地、香港和台灣。近年官民持續推進的創業宣教工作多少發揮作用。隨着政府規定申請青創援助必須接受足夠培訓,相信本地創業者的“創業知識與能力認知”會進一步提升,有助進一步提升創業質素,減低盲目創業。
雙創教育走入校園
值得關注的是,調查顯示居民在創業活動早期階段的創新水平低於內地與香港,但卻較台灣高。創新水平不足是導致本地創業項目類同的關鍵,這與本地基礎教育普遍缺乏創新思維啟蒙有關,尤其缺乏創新創業啟蒙及科技創新。過去兩年官民合力推動創業創新活動入校園,正希望可逐步改變校園學習氛圍,改變應試教育模式。
調查顯示,資金是創業者一大難題,且絕大部分創業者以自籌資金為主。比較其他地區,香港和深圳新創企業者的資金來源包括銀行、政府基金和天使基金。導致本澳創業者籌資來源相對單一,以剛完成的“全澳青年創業創新大賽”為例,連續兩年參賽項目都以社區服務為主,且以應用互聯網科技為主,科技創新較少,融資空間有限。加上近年社會財富增加、家庭富裕,自籌資金加上政府的青創援助和中小企援助,已可解決一部分創業需要。
創業嫁接區域合作
調查結果證實,創業者創業地點以“澳門市區”佔八成以上,創業項目以低附加值和勞動密集的個人服務佔絕對比例;好在內地創業意願在新創企業者中較為強烈,47.4%新創企業者未來兩年有打算前往內地創業或擴展生意至內地。馬志成表示,這是一個好現象,證明越來越多創業者認識到本地市場的局限性,但本地社會如何支援和配合創業者希望向外發展的意願和趨勢很關鍵。這其中包括長遠提升創業者的創新能力,以及扶持政策的延伸。要擴大發展,創業者不能再單靠自籌資金,銀行的融資管道、區域性的政府扶持基金必須跟上,甚至可思考嫁接或倡設大灣區、“一帶一路”創投基金,助力本地創業者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