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創業者深知傳統行業競爭大,但仍選擇以此為創業起跑點,主因傳統行業門檻低、易入手;其次,儘管經濟調整,居民生活消費仍有剛性需求。但參與其中,雖然可以做大市場大餅,亦加劇了競爭。尤其經營成本作高企的當下,利潤往往不似預期,經營上“好睇唔好食”。
不少企業雖明白產品要獨特,要靠差異化才可脫穎而出,但往往差異未夠突出或只着重避免某種競爭,導致傳統企業仍然大同小異,同質化嚴重。如近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咖啡店、韓式服裝店等。企業定位相近、客源相似,故競爭更激烈。經濟下行時更不難發現,零售、餐飲舖不時搞促銷優惠活動,適逢節日更爭相以噱頭吸引消費者。
傳統行業隊伍不斷膨脹,要突圍而出,思維及經營策略必須突破。盲目促銷及打價格戰,是突圍的下下策,更可能導致惡性競爭,損人損己。何況價格已非消費者的唯一考慮,且再平也平不過淘寶。如何鋪墊整個消費誘因,發掘顧客發自內心的認可、信任和消費意慾,首要清楚消費心理和潛在需求;同時,亦要用心經營維繫與顧客的關係,打好企業口碑,建立穩定客戶群。
除了面對網店、實體店競爭,還需面對宣傳手段競爭。現時互聯網宣傳手段無孔不入,服飾店、餐飲店會在社交平台發佈新品、邀請網上紅人拍攝搞怪影片,推廣方式層出不窮。但亦有企業指,由於競爭者不斷增多,即使加大宣傳,但成效已大不如前。故傳統企業除了優化經營模式、多作創新,還須考慮優化宣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