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着總理去旅行”的行程安排下,澳門文創產品也成為被搜羅的手信,這對多年來發展緩慢的文創產業,也許是個重新發力的契機。
澳門出現文創發展空間前,許多喜歡創作的人都利用餘暇發揮創意,娛人娛己;即使作品設計想法超前,嘗試與商業元素掛鈎,也只限於在一些相熟朋友的店舖寄賣。又或早年扶持本土時裝設計,市面多了一些時裝設計師開店銷售自家品牌,但文創發展未成氣候。
自澳門提出經濟要適度多元化以來,文化創意產業就被提上議事日程,並被寄望可獨當一面,成為其中一個經濟新增長點。然而,多年來產業鏈未能環環相接,“創意”向“產業”靠攏的只有少數。
澳門推動文產儼如“老鼠拉龜”,政府推出措施鼓勵發展文創,吸引部分文創人士願意投身產業化之路,並以此為個人事業。但逐步落實創意概念後,卻受限於幾十萬人口的市場空間無法批量生產,小批量生產成本高且廠家不願接手,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一環扣不上,又如何能進一步推進?
廠家不願小批量生產,除了考慮到利潤,另一個更為關鍵的是,對本地創作未有足夠信心,認為本地創作質量參差,接了訂單“搵嚟搞”,這中間的距離該如何拉近?
每個產業都需要時間培育、成長,不成熟的文創產品自然會被市場淘汰,如何孕育良好的產業成長土壤更值得關注。政府可以擔當“紅娘”,先透過一些作品徵集比賽,發掘文創人才以培育;篩選出有發展潛質的作品,結合商界的市場眼光,再以鼓勵措施資助廠家接單生產,扶助行業發展。只有讓產業鏈環環相扣,才可真正扶植產業,不然,再多鼓動都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