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政府推出年輕人創業資助計劃以來,社會意見紛紜,一方面認為資助可以幫助創業人士緩解初期資金周轉難度,延長創業生命周期,增加存活成功率。但同時變相鼓勵年輕人貿然創業,即使失敗,大不了日後還錢,反而令年輕人在創業前缼乏全盤考慮,未深入了解市場便跟風創業。創業失敗雖不至於影響人生發展,卻浪費了自己的寶貴時間,等於“畀錢買經驗”,相信這也不是計劃實施的原意。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情況是創業類型相似相近,欠缺新意,一方面反映年輕人創意思維未夠廣闊,容易盲目跟風,忽略市場最基本的供求平衡,在本澳微型市場中更容易造成惡性競爭,對市場、創業者本身也非好事。另一方面凸顯政府審批創業資助時,對項目性質、內容欠缺細化導向,倘凡符合資助便批出,卻不理會創業類型,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壓力,也抵銷了支持創業的良好意願。因此,在資助計劃的源頭上,應該合理區別,鼓勵年輕人向不同方向嘗試發展。
誠如學者所言,澳門近年創業類型偏向某一方面,這是市場需求導向,還是創業者受制細小市場局限創業思維?如屬後者,政府是否應該多為本澳年輕人提供到外地的學習交流機會,擴闊創業思維模式,總比一窩蜂朝某一方向創業好。
雖然政府為年輕人提供各類型創業支援服務,但支援祇是配套,並非創業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創業者本身的產品及意識是否迎合市場,不應指望政府無限量提供創業資助、配套服務。政府有責任優化創業環境,但不能讓企業在溫室中成長,這樣無助創業成長之路。
年輕人選擇創業與打工有根本性不同,前者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瞬息萬變的經營環境、經濟周期的高低中生存、壯大、成熟。後者一般情況下要求安守己份做好份內事。但回歸以來,政府為保障打工仔基本就業環境推出一系列保護政策,容易令人產生錯覺,以為扶持創業企業成長也是政府份內事,事實不然。
未來在創業政策的取向上,創業指數祇是邁出第一步,政府與年輕人需要多溝通,互相了解對方的不足、需求及方向,才能制訂更符合本澳發展方向的創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