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內地旅客持續增加,過往曾對澳門市場嗤之以鼻的國際品牌相繼進駐,強勢登陸各大酒店,務求做到“近水樓台”,對本地中小企未構成直接影響。
自由行政策大門一開,內地旅客訪澳消費除了高端產品,亦狂掃生活用品,進一步吸引大衆化路線的外資品牌進駐。這些外資落腳點首重人氣,中區議事亭一帶成為外資插旗的起始點。今天起議事亭前地分店結束營業的星巴克,也算是第一批進駐旅遊旺區的外資之一,一度成為該區吸引外資的指標。不負衆望,該店走過十一個年頭,如今除了個別早年買下舖位堅持自己經營的本地店舖,議事亭一帶幾乎已被外資零售商佔據。多年來,因為租約期滿業主加租而被逼遷出的例子不計其數,這批外資仍然留守該區,只是每幾年便“執位”一次。
有傳咖啡店的遷出,將由對面的港資化妝品公司補上。事有湊巧,該化妝品公司剛結束原址合約。可以想像,尚有能力在該區競爭舖位的外資企業,儘管把戰線擴大至周邊的殷皇子馬路及大三巴腳一帶,甚至伴隨着博企項目相繼“植入”路氹,卻無意放棄議事亭這個重要據點。星巴克亦坦言有意在同區延續咖啡文化。
業主拒絕續租,令企業無奈退場。月前香港老牌茶餐廳“被通知”要結業,業主連新租約都免談,直接把舖位交予地產公司放租,遂被有條件高價承租的連鎖餐廳“搶走”舖位。在商言商,難以要求業主“講心唔講金”。澳人對近年店舖“大洗牌”也毋須過份唏噓,畢竟隨着社會發展,改變隨之而生。
然而,本地中小企生存空間仍值得關注。就如此前有商界指不少租戶承受很大租金壓力,業主加租幅度“倍倍聲”。雖然旅客增加生意做多了,仍難以抵銷高昂的舖租及人資等成本,坦言“經濟環境好了,生存空間反而窄了”。提高中小企的附加值、走特色路線,成為維持生命力的不二法門。但論及轉型,必須要企業主在經營思維以至管理模式上有變的決心。如有飲食業轉型高附加值,澳人收入普遍提高,因應客戶消費模式的轉變,不介意“食好啲”,在出品上講求精緻,透過增加收入維持經營,便是成功一例。
政府亦可以有所作為,如開闢更多商業區,把消費客戶分流去不同的區份,或者向“高空”發展,容許商廈開設商店和食肆,亦是增加中小企生存空間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