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力推“互聯網+”,讓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結合,衍生更龐大商機。除了把握互聯網商機的創業和轉型成功企業受惠,居民生活和消費更便利。
得益於內地龐大消費市場,“互聯網+”打破了傳統營商模式和空間的局限性,與消費者走得更近。內地互聯網金融同樣走在前沿,金融業透過互聯網技術,讓消費者從一卡在手,變為一機在手。祇要手機連上互聯網,再與不同的金融賬號連結,即可以手機掃描消費。消費者毋須準備現金,商戶毋須找贖,節省雙方付款、找贖時間。
內地“互聯網+”最近更與公交服務相連,讓網約車合法化,利用互聯網技術引入更多競爭,優化質量參差不齊的公交服務,最終受惠的不僅是當地消費者,還有龐大的海外旅客。
反觀澳門,“互聯網+”起步遲,認識淺,第三方支付近年才有進展,外地興起多時的網購平台,澳門剛剛起步。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門戶,澳門互聯網技術發展卻比鄰近地區慢,除了受制產業規模、人資,更因為行政思維保守,要不是近兩年博彩業急速下行,經濟深度調整,外圍互聯網經濟來勢洶洶,當局不知何時才會勇敢走出新一步。
內地網約車合法化,澳門仍是空白一片,外資企業在法律邊緣營運,衍生罰款和監管風險。網約車在澳門未獲官方認可,與本澳法規配套未完善、未足以完全保障消費者及營運商有關,同時也受制於社會保守風氣。當包括內地在內的全球各地都在研究如何將互聯網技術與公交服務相結合,提升公交服務水平以進一步便民惠民,澳門卻裹足不前,與國際旅遊城市之名不符。
澳門要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公交配套跟不上發展節奏早為人所詬病,如何提供更符合市場需求的服務,是否與其他地區的服務接軌需要研究。然而,如何利用“互聯網+”概念暢通不同環節,提供更便利的消費環境甚至旅遊環境,應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