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國際上的創業指數及創業環境研究計劃並未涉及本澳,如何建立一套適合本澳情況的創業指數系統?如何把國際創業指數引進本澳?
經過對各國際研究計劃進行深入探討後,結合本土實際情況,分階段了解創業人士、專家學者、居民的意見,本澳創業指數研究已成功訪問200名十八歲或以上的新創企業的創業者,並於七月上旬公佈第一次調研結果,建立了本澳首個創業指數調查研究,之後也將持續評估追蹤本澳創業環境的各項相關因素,期望研究結果可充分反映本土情況,亦可與國際上的研究成果相互對比。
先建創業環境指數
分析和評估目前各種創業指數情況後,研究團隊認為選擇“全球創業觀察計劃”(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及Kostova三因素模型指標運用在本澳實踐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因此以此作為主要參考對象。
國際上,創業指數一般包括對“創業環境”及“創業活力”兩方面的評估,本研究在本階段先建立“創業環境指數”,在未來研究中將不斷汲取經驗,引入創業活力指數、創業景氣指數等,持續完善本澳創業指數研究。
現時建立的“澳門創業指數”包括哪些組成部分?每個部分包括的內容是甚麼?
“澳門創業指數”包括新創企業創業者的(1)創業基本情況(包括創業活動、創業理想及創業態度)、(2)創業滿意度評價、(3)創業環境評價。
本澳創業男性居多
(1)創業基本情況,當中的“創業活動”探討從準備創業的初期至新創事業,從無到有的一連串過程,主要包括創業者特徵、創業形式、創業投入及創業退出。如根據澳門創業指數第一次研究結果指出,本澳創業者中,以男性(63%)、廿五至卅四歲(64.9%)、大專/本科學歷(56.5%)、累積工作經驗為五至十年(39.5%)的佔比相對較高。創業者在產業選擇上以第三產業為主,當中約三分之二的創業者選擇進入“個人服務產業”(66%)。
“創業理想”是反映創業者對創業活動的期望,包含企業成長,以及創業中對整體社會所造成的市場影響。“創業態度”衡量創業者對創業活動的態度,包括對創業機會的認知狀況、風險傾向,或對創業所需的技能、知識與經驗的認知。
(2)創業滿意度評價是基於目前現狀的態度評價,主要分兩方面,一個是對政府工作滿意度,另一個是對目前生意狀況的滿意度。根據澳門創業指數第一次研究結果指出,本澳創業者對政府目前為創業企業提供服務、支援和幫助的平均滿意程度為5.2分(0-10分),對目前生意狀況的平均滿意程度為5.7分(0-10分)。
詢問評價創業環境
(3)創業環境評價通過詢問受訪者15個題目的同意度評價,分別從三個方面測量本澳的創業環境,包括創業者對創業者地位、創新思維、創業理念的認同程度(規制/政策)、創業者對能夠促進新創企業產生的直接和間接的政府政策和制度的評價(認知),以及創業者對進行創業時所具有的一些技能的評價(規範/價值)。通過以上三個方面各5個題目,每一個題目以1分(非常不同意)至5分(非常同意)計算同意程度,居中的3分則表示一般,然後以淨差額法(Net Balance)計算,由此建立出“創業規制/政策指數”、“創業認知指數”及“創業規範/價值指數”三個子指數。三個子指數各佔相同比重,再取三者平均值綜合計算,得出綜合性的“創業環境指數”。
舉例來說,當中的“規制/政策方面”,項目組詢問受訪者對“在澳門,政府鼓勵個人創業”(結果顯示,創業者對此的認同度最高,達3.6分)、“在澳門,政府會有項目提供給創業者”、“在澳門,政府會給創業者機會和特殊的支持”、“在澳門,政府會籌建一些機構幫助新創企業的成長”、“即使創業失敗,澳門政府也會幫助創業者重新開始”等陳述問題的同意程度,把以上每一題項的回應結果按以下淨差額公式計算:0.5×(p5-p1)+0.25×( p4-p2)+50。
公式計算創業指數
例如在“在澳門,政府鼓勵個人創業”題項中,以回答“5非常同意”的百分比值(22.6%),減去回答“1非常不同意”的百分比值(6.9%),將此差值乘以0.5,然後加上回答“4同意”(56.6%)與回答“2不同意”(13.8%)的百分比的差值再乘以0.25,最後再加上50,得到淨差額值68.6。5個題項經過上述公式計算後,再取平均計算出“創業規制/政策指數”為51.8。
另外兩個子指數以相同的方法計算,分別得出“創業認知指數”為39.3、“創業規範/價值指數”為54.6。然後,再取三個子指數的平均值,得出綜合性的“創業環境指數”為48.6。
指數在0-100之間,反映創業者對創業環境評價的高低。以上介紹的淨差額法有助於綜合衡量不同方向及強度的意見,建立能反映總體意見的指標。相對於其他國家或地區起步較晚,在綜合運用GEM及Kostova三因素模型作為參考建立“澳門創業指數”是一種新嘗試,在本澳具有適用性,且具重要實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