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富危樓重建啟動
【本報消息】新橋區被列為危樓的鉅富花園第三座昨舉行重建儀式,成為本澳繼福寧、明興兩座大廈後第三幢由業主自發推動的重建項目,坊間認為該三幢危樓的重建經驗可成為舊區重建範例,亦可成為舊區重整法律的重要參考。由於受條件限制,無法增加容積抵銷重建費用,鉅富第三座八百多萬元重建費需由十二戶業主共同攤分,有業主坦言負擔沉重亦無奈接受,希望政府日後體恤,適當豁免重建後做契及印花稅等稅項。
重建費八百多萬
鉅富花園第三座位於新橋大纜巷,樓齡逾三十年,連地面樓高六層共十二戶。該大廈外牆二○一一年十月首現多處裂縫,並持續傾斜惡化,至去年十月被當局評定為殘危樓宇並發出加固或清拆通知。及後小業主要求重建,並在坊會協調下自行籌備重建。
鉅富第三座重建費用八百多萬元,由於與另外兩座大廈登記為同一業權,沒有條件透過增加容積率抵銷重建費用,故重建費需全數由十二戶業主共同攤分,每戶需付七十多萬元。
稅款或二三十萬
早前新橋坊會負責人在舊諮會上分享新橋福寧大廈重建經驗時指出,現行法例規定,重建必須由一個法人申請,由重建到業主收樓,涉及多次物業轉移,一個單位可能產生三至四重物業印花稅,以現時稅率,每名業主或要支付二十萬至三十萬元稅款。按現行法律,這些稅項無法獲豁免,令推動舊樓重建困難重重,認為應該研究舊樓重建的稅項,建議最終不轉名的重建物業豁免一定比例稅項。
業主慨嘆負擔重
負擔重建費用已感吃力的業主鄺太太,指安樂窩不幸變危樓,要自費重建已是很大負擔,希望獲政府體恤適當減免有關稅項。業主李先生坦言無奈接受重建,指出多數小業主遷出大廈後都需在外租屋,數年租金支出連同重建費,經濟負擔沉重,若重建後做契可能要繳付多重稅項,實在吃不消。希望政府能向他們伸出援手,適當減免有關稅項。
新橋福寧大廈重建經驗早前在舊諮會上獲當局認同,可作為將來重新草擬舊區重整法律的參考。鉅富花園第三座是繼新橋福寧大廈、青洲明興樓後,第三座由業主自行推動的重建項目。重建啟動儀式於昨日中午十二時舉行,新橋坊會和沙梨頭坊會負責人、負責重建的建築商、銀行代表以及附近大廈街坊,陪同該大廈小業主進行上香參神儀式,祈求重建工程順順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