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度施政報告出爐,依舊是琳琅滿目的惠民措施。自從政府也學會做懶人包,越來越懂得擅用新舊媒體傳輸後,鋪天蓋地送到面前的派糖訊息,要視而不見也不容易。缺乏新意的評價仍然有,經過這許多年卯足心力的惠民扶企,確實很難再有甚麼新鮮招數。能夠幫助居民用好用盡現有政策,重要性也不亞於推出新政。也只有當整個社會基礎條件改善,施政着力點才有可能更上一層樓。
平心而論,當下澳門理應不求增長而求完善基礎。五年規劃已經出台,在展望未來的同時,認真檢視眼前不足,並努力在不求亮麗政績的同時,踏踏實實做好制度改革、法規修正與提升行政效率,才是為長遠謀福祉、功在千秋。
比如海洋經濟,從哪裡起步,如何啟動輔助產業,如何推進基建配套,直接關係到整個海域的利用效益。只是簡單地擴大遊艇自由行城市,商機和客源貿然湧現,料必也會出現自由行政策所衍生的負面問題。諸如基建、行政的瓶頸,可能未能惠及周邊行業先引發發展矛盾;又如人力資源和人才配備,如果培訓機制不能適時建立,不但影響本地人謀求新發展空間,結果要麼是行業因缺乏人才而制約發展,要麼是大量輸入外地人才而引發社會矛盾。
這些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過去十年澳門博彩業開放市場的經驗,交通瓶頸、人才短缺問題至今都無法解決,所引發的社會激烈矛盾前所未有。即使是中小企業也有未準備好而硬上馬之憾,幸好過去兩年的中小企優先採購計劃,總算為中小企挽回了一些發展空間。
中葡平台、創業創新、特色金融和文創產業等,這些新的發展方向,未來同樣需要從奠定基礎開始。正如施政報告所指出的,重視調研工作,切實了解現實中的問題,對症下藥。不要祈求抄近路、走捷徑,縮短發展時間,這往往只能求一時風光,無助持續發展,尤其是產業經濟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