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實體零售店承受着網絡電商的猛烈衝擊,據說內地一些城市的百貨公司和商場慘淡經營。與此同時,電商及電商相關行業則迅速崛起,讓中國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形成全球最大的電商行業,造就全球最大的電商龍頭。但是,借助資訊科技而迅速發展的行業經濟,最大的特點是更新換代迅速,誰又能預測電商市場的下一步會發展到甚麼程度?
在內地十逾年的電商高速發展下,澳門人跨境參與不少,卻未傷及本地零售業根本。主因內地電商市場以平價貨色為主,且假冒偽劣嚴重,讓本地零售業找到了避風港。除了誠信和真品吸引內地遊客,借助着賭場周邊的消費生態和免稅優勢,本地零售業至今天才感受到網購威脅,也開始注意網購的商機。
電商影響終於顯露,除了內地電商市場漸趨成熟,關鍵是境外產品也越來越重視滲透內地網購市場,使澳門實體零售優勢和價格差距開始縮小。未來的壓力只會更大,如消息報道,日本開始針對內地客,開拓中文電商平台。以日本產品的質量,以及日本企業對服務體驗的執着,內地電商企業未來競爭壓力不小。
隨着這些境外產品紛紛借助跨境電商長驅直入內地市場,澳門乃至所有打造實體購物天堂的城市,真正的競爭壓力也許才到面前。到那時候,零售業的生態將又回到一個原始的問題:到底是“產品為王”還是“渠道為王”?
內地年前提出“工匠精神”,估計已經意識到,當電商紅利走到盡頭,當各國產品都借助電商進入內地市場時,真正能夠奪取電商經濟紅利的,最終還是產品,最終還是質量和功能、創新的較量,還是性價比的對決。
對於沒有本地產品的澳門,問題格外嚴峻。試想,當所有產品對於內地居民來說,都是“觸屏可得”,又沒有了誠信和高稅的障礙,澳門零售業還可以靠甚麼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