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逐年遞增,街坊總會理事長吳小麗認同社保養老金額有必要適時適度調升以維持長者生活素質,但社保供款比例的調升,必須在達成社會共識的前提下設 定循序漸增的計劃,既要提升養老保障水平,又應保證社保基金可持續運作,並促請政府盡快落實構建第二層社保制度,長遠因應社會環境及人口結構變化,建立涵 蓋多元和保障完善的養老保障體系。
社保基金日前表示,月內會交調升養老金額及社保基金新供款方案予上級分析,央積金制度草案亦會於第三季交社協討論,並有望於年底或明年交社會文化司司長,但官員沒有透露具體加幅及立法進程。
調升不宜一步到位
吳 小麗指出,近年本澳百物騰貴,通脹逐年遞增,目前的養老金額確較低,如適時適度增加養老金額,對長者維指生活質素將起到實際作用,因此政府有必要定期按通 脹指數和社會一般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保基金的實際營運情況,適當調整養老金。同時要建立相應的調升機制和程序,不能簡單地任由官員決定或與某一數據掛 鈎。
社保基金行政管委會指,如以人均供款三十年、領養老金十五年、每月二千元、百分之三點五投資回報計算,每人每月要供款四百四十 元才能令社保基金保持平衡,此供款額與目前相差達十倍之多。因此,吳小麗認為供款的調升不宜一步到位,必須認真考慮本澳居民的承擔能力及社會的接受程度, 逐步調升僱主及僱員的供款,政府在財政上也要適當增加投入,減輕居民的經濟壓力。她並強調,政府應在達成社會共識的前提下,設定社保供款循序漸進遞增的計 劃,以免未來“臨急抱佛腳”。
籌建綜合社保體系
除完善雙層式社保制度中的第一層社保制度外,她促請政府加快立法,實現中央儲蓄制度向中央公積金制度的過渡,並建議參考鄰近地區成功經驗,訂定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及其過渡至強制性中央公積金的時間表,盡早實現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確保居民得到基本的退休保障。
吳 小麗指出,隨着本澳人口老齡化問題逐漸加劇,長者對醫療、安老服務、社屋、社區照顧和善終服務等需求必隨之大增,政府應因應人口結構變化和社會發展要求, 全面深入研究建設涵蓋敬老金、養老金、央積金、養老救濟、醫療護理、住屋、教育和安老服務等在內的綜合性社會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