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黃金周客況有意外之喜,赴澳客量顯著增長,增幅甚至超越香港,但遠不如旅客基數仍低的台灣,這裡面有值得探究的旅遊業態問題。在澳門內部,天雨凸顯了路氹城與澳門半島的競爭關係,隨着離島更多新項目落成,橫琴口岸的習慣使用,加上更長遠的大型運輸系統和海空對外交通擴容,聚客能力不言而喻。
相形之下,舊城區改造和優化越來越迫切。政府計劃推動社區經濟,毫無疑問應該與澳門半島鞏固競爭力相結合;透過打造社區主題配合在地產業經濟,與離島形成分工,並從總體上優化澳門的旅遊吸引力。
黃金周期間訪港澳客量很接近,但香港增幅遠低於澳門,除了政治社會氣氛,值得關注的還是旅遊業態的深層改變。過去內地旅客訪港,除了慕名更因為購物。當前除了匯率和成本影響香港零售市場競爭力,更關鍵的還是網購的分流。
越來越多數據和調查顯示,內地居民網購增長迅速,迅速侵佔實體店消費市場。對港澳影響深遠的是,內地居民網購海外奢侈品的趨勢也在加強。如果香港的“購物天堂”失去了價格和便利優勢,又沒有旅遊體驗作為附加值,對內地旅客加速失去吸引力是可以預見的。
比較之下,澳門的情況相對要好,至少大型度假娛樂設施和博彩元素,可以成為奢侈品消費的重要配套。
內地訪台旅客增長高達兩成,除了旅客市場基數仍低,增長空間大,對於澳門的啟示則是,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優質服務的旅遊體驗,也是內地旅客的新追求。以前內地人總是取笑台灣市容只及內地的二三線城市,近年來卻越來越多內地居民被台灣的地方文化和人文氣息打動,這一點對於澳門如何善用和優化半島世遺和舊城資源,以及離島漁村和自然風光資源,有很大啟示。
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已經提出要研究社區經濟,社文司亦透露要打造望廈區為文博區,但從強化澳門半島的經濟活力和競爭力出發,尤其是平衡博彩區的現代化元素,還需要一個總體和長遠的城市優化計劃。其中包括借助各區的生活氣息和文化特色,打造不同主題的文化休閒和消費商圈,尤其是要創造條件讓不同類型的青創、文創元素進駐,鼓勵更多創新元素進入社區經濟。
需要創造的條件應該包括有利營商的軟硬件,軟件方面是撤除種種限制經營和創新的行政法律障礙,硬件應該包括提供廉價經營空間,協助解決人力資源和引進新思維和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