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於昨日與本地中文傳媒負責人聚會交流。行政委員會成員感謝傳媒長期以來關注和報道基金會的各項工作和活動,拉近基金會與廣大居民的距離,促進基金會與居民的溝通交流。
吳志良在聚會上對基金會二○一六年的工作做了簡要的回顧。他表示,基金會持續與社團合作開展各類型項目,關懷及增進居民福祉,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讓資源更有效地惠及弱勢群體。二○一六年,基金會的預算約為29.2億澳門元,預算執行率為74.3%,即約21.7億澳門元,其中資助的執行金額為18億澳門元,當年批給金額為15.2億澳門元。基金會去年資助了2,135個項目(包括團體和個人),整體資助總額中,以教育及研究領域所佔的比例最高,有百分之51.47%,其次為文化、體育及康樂(13.4%)和社會服務(7.1%)。另外,基金會去年共發放了7,400萬澳門元的獎學金。
首年千人計劃理想
人才培養是基金會的重點工作之一。吳志良稱,在行政長官辦公室的直接統籌指導下,基金會順利執行首年“千人計劃”項目,二○一六年共組織33個交流團前往內地開展多元化交流和學習活動,其中中學組共22團,分別前往江蘇、四川、浙江和北京等地。另外委託10個具有豐富經驗籌辦青年活動的社團作試點,組織11團出行,分別前往廣東、湖南、黑龍江和上海等地,得到積極效果,為本澳未來人才儲備創造條件。
發七千四萬獎學金
此外,基金會繼續對本地學生提供各類獎助學金,發放金額超過7,400萬澳門元,其中大專類獎學金有400人次獲獎,當中赴葡就讀有88人次,中小學生獎學金有10,449人次獲獎。基金會去年續辦航天科普交流活動、大學生商業知識競賽、內地文化實踐活動、優異生參訪團及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等,鼓勵青少年在課餘時間拓展個人興趣和關心國情。
在資助教學設施或教學優化計劃方面,基金會在二○一六年對5所本地中小學校舍建設及設備優化提供了約2億澳門元的資助,對3所本澳私立高等院校教學設備設施及校園建設和運作資助約2.67億澳門元。
學術研究方面,二○一六年澳門基金會主辦或參與組織的學術研討會及培訓講座等活動共21項。為配合特區政府科學施政的理念,本會去年完成了3個專項研究,包括研究澳門經濟發展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若干問題、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產生辦法研究以及澳門視覺形象建構研究,出版了《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二○一五——二○一六)》(澳門藍皮書二○一六),還出版4冊“澳門研究叢書”及1冊“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另外,基金會繼續以“澳門記憶”及“十部文藝集成志書 · 澳門卷”為平台,對澳門文化進行系統規範整理,為推動澳門學術研究發展創設條件,由二○一二年起展開田野調查,經系統性梳理及編修,“十部文藝集成志書 · 澳門卷”當中的《中國民間故事集成 · 澳門卷》、《中國民間戲曲志 · 澳門卷》去年順利通過終審,成果豐碩。
文藝推廣不遺餘力
基金會在文化藝術推廣工作上一直不遺餘力,去年基金會資助的表演項目共398項,金額超過2,901萬澳門元;資助展覽項目約132項,金額超過1,209萬澳門元。
同時,基金會首次與中國文聯合辦澳門藝術人才研修班,吸引33名本地書畫、雕塑、舞蹈、攝影、戲劇、音樂等專業領域藝術界人士參與,透過與文聯的合作協助澳門的藝術人才走出澳門;另外,邀請各地優秀藝術家及演藝團體來澳舉行了超過10場展覽或演出,並透過“澳門藝術家推廣計劃”及“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演出”,為本地的藝術家提供展覽及演出的機會,藉以發掘和培養本地演藝人才,同時提升居民對不同類型藝術創作的重視,塑造文化城市的形象。
在鼓勵文學創作方面,基金會續辦了第六屆“我心中的澳門”全球華文散文大賽、“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等比賽,第三批《澳門文學叢書》、《二○一五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亦於去年發行。另外,基金會組織本澳文學界代表出席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並與本地及外地的相關機構合辦了超過20場文學講座或研討會,向外推廣本土文學,進一步促進本澳與外地文學界之間的交流。
強化青年培養工作
吳志良指出,二○一七年將進一步重點推動增加澳門居民福祉、青年人才培養和“一帶一路”戰略落實等工作。人才培養方面,本會將在行政長官辦公室的指導下,以“千人計劃”為平台,進一步優化強化青年工作,培育愛國愛澳力量;在“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實方面,本會將積極配合特區政府的工作,推出“一帶一路”獎學金計劃、組織澳門團體開展“一帶一路”專項研究,並鼓勵澳門華僑社團發揮自身優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華人社團建立和鞏固聯繫。
加強完善資助制度
吳志良表示,明白基金會的資助一直是社會的關注點,基金會未來除了在各資助批給中繼續保持嚴謹審慎,亦會加強溝通,一方面加大對外宣傳,讓社會認知項目成果,另一方面全面檢視基金會的內部運作,包括資助的相關制度,力求與時並進。基金會將一如既往,繼續與傳媒保持密切聯繫,聆聽傳媒和廣大居民的意見,持續優化工作,並期待與社會各界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推出更多惠澤居民、關愛弱勢的項目,使居民有更多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