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物價沒有在消費卡“副作用”下而出現滯脹,反因經濟環境欠佳,商家均推出折扣優惠,通脹不升反降。有學者指,未來通脹可能進一步收窄,主要視乎經濟復甦步伐。
粵澳有限度通關措施日前開始實施,雖然入境客量稍回升,但因多數廣東客的自由行簽註已過期,即使未過期的,需待消化有關消息後才有舉動,旅客回流有限,商界期盼已久的“活水”尚未流入。業界料七月未必有起色,可能到八月中旬才有更多旅客駕臨。
隨着通關消息公佈,“最後一公里”看到盼頭,各行各業可望“捱”多一個月便可扭轉經營劣勢。不過,有分析認為,受疫情衝擊,旅客外遊習慣被改變,在一段時間內將減少乘搭飛機等交通工具出行,境內遊將成疫後復甦最快的板塊。
對澳門而言,有危也有機。危在於,訪澳的中長線旅客將減少,但從澳門客源結構看,這部分客源有限,對旅遊業的復甦阻力相對較小。機在於,與澳門鄰近的客源,佔本澳整體客源不小比例,在後疫情時代,澳門可針對性以短線旅遊目的地的優勢,吸納更多鄰近地方旅客。
當然,要經濟恢復至疫情爆發前的盛況,還需要相當時日。單靠外需“活水”可能未夠滋潤,倘可結合內需,兩條腿走路,各行業應可走得更穩。但隨着首輪消費卡步入尾聲,多數消費行業的生意開始走下坡,“打回原形”的憂慮此起彼落。尤其市場充斥減價氛圍,居民已感麻木,企業要突圍,需從產品質量及服務質素着手,才能提升企業抗逆能力。
如疫情期間有企業積極開源、提升服務質素及維持產品質量,不僅無裁員,老闆更因員工抗疫有功,除“慰勞宴”,更請員工到度假村遊玩,當作獎勵旅遊。這些企業之所以未被疫情拖垮,並非“好彩”,是因為產品與服務有差異化優勢,捱過一疫,又可繼續上路。商家與其想方設法減價吸客,不如專注於提升產品或服務質素,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