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本澳嬰兒出生率高位徘徊,一四年有七千三百六十名“馬B”誕生,創廿五年之最。日前統計局公佈去年有七千多名“猴B”出世,嬰兒潮一浪接一浪。隨着“八○後”、“九○後”步入適婚、適育階段,圍繞新生嬰兒的衣、食、住、行產業亦迎來黃金時期。
新生兒呱呱墜地所創造的需求,刺激不同產業。短期最直接相關的是嬰幼兒奶粉、紙尿片、保養品及修身等保健產業;中期看,帶動教育行業如幼兒早教、興趣班、補習班;長遠看,影響汽車、樓宇買賣、醫療等行業。
自由行政策開放,内地居民到港澳購物衝勁勢不可擋。尤其近年內地偽冒劣質醜聞頻出,消費者更信賴港澳產品,對進口母嬰產品有殷切需求。
乘着嬰兒潮、二胎開放政策東風,本澳中小企宜把握機遇起航。近年代理母嬰用品店舖遍地開花,同質化競爭激烈,加上受網店衝擊,不少店舖苦撐幾個月便草草收場。營商者應高瞻遠矚,開拓創新,結合本地優勢,爭取做“第一個食螃蟹的人”,而非草率跟風。
創業思路可分為專注本地市場和放眼國際,共通點都是敢為人先,填補市場空白。時下互聯網高速發展,居民容易獲取生活資訊,但信息繁雜,良莠不齊,難以辨析孰真孰假。資訊科技業者可考慮創建具本土特色的孕嬰健康類資訊平台,如網站、手機應用程式,集孕育知識、媽媽交流圈、醫療資訊、母嬰服務或產品等於一體,提供專業的一站式服務。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製衣業和紡織業為主的製造業蓬勃發展,後來生產工序北移,但仍有不少廠商扎根澳門。政府大力扶持文創產業,致力培育時裝設計專才,但甚少設計師考慮開拓母嬰服飾系列。本地母嬰服飾通常外地引進,若本地時裝設計師與廠商攜手合作,善用澳門元素創立本地品牌,上軌道後再以“澳門設計”、“澳門製造”名牌“走出去”,商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