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樓價高企,居民最關注置業問題。等候多時的經屋申請終於重開,雖然新城A區的公屋項目仍未動工,但對比私樓價格差距甚遠,儘管祇有三千多經屋單位,仍有不少居民希望“碰運氣”。
近年本澳人口增長,住屋需求明顯增加。對眾多“無殼一族”而言,經屋價格明顯較易“上車”。不過由於近年經屋門檻持續放寬,一人收入上限達三萬八千多元,等同大部分居民收入都可符合資格。門檻的放寬等同給予未置業人士希望。然而土地資源緊張,僧多粥少,能夠實現願望者始終有限。
當局雖目睹現行抽籤方式的問題所在,立法會亦正審議新經屋法,建議引用相對較公平的計分制。既然政府有此考慮,應該加快立法程序,以新方式規範下一輪的經屋申請。當前以組別形式抽籤,三千多個經屋單位,相信第一組別即核心家團排序和抽籤後,其他組別申請人“中籤”機會渺茫。
第一組別的核心家團對一房單位需求較少。今次房屋局提供的一房單位佔近四分之一,似乎資源錯配。置業是人生大事,並非很多家庭有能力再購買第二套物業。若基於置業考慮而草率選擇一房單位,未來數十年的生活質素都會受影響。
房屋政策牽涉千家萬戶,政府應有完善的方案,除法律問題外,更應透過科學管理,收集具體數據,了解居民實際對公屋的需求情況。此外,更值得深入探討的是,社屋和經屋的門檻問題。社屋作為政府資源,應該進一步放寬門檻,甚至為夾心階層提供過渡的住屋安排。畢竟政府要解決的是居有其所,並非要滿足居民的置業需要。
再者,對很多年輕人而言,人生不一定要置業,倘可提供相對優惠的廉租屋,年輕人對住屋不存在壓力,更能全神貫注實現夢想,這對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亦有直接作用。政府在房屋政策上應該打破傳統框框,更“貼地”考慮居民需要,實際地回應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