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帶狀臨海騎樓
內港騎樓為十九世紀下半葉形成至今尚為完整的連續騎樓街面,於當今中國內地現存騎樓建築中極為特殊。諸如華南、福建或台灣等騎樓多為街道式或街坊式騎樓,水岸騎樓則多見小尺度的河道側邊。澳門內港的騎樓群分佈呈連續、帶狀的特徵,為昔日葡人城市管理條例下的產物。
內港現存的廣興泰炮竹廠澳門總寫字樓現址,為該區沿岸獨特的建築,每日進出碼頭途經此處者熙來攘往,周邊亦有相應風格的碼頭及舊建築,皆是良好的旅遊資源。資料記載,這座寫字樓為當年東主陳蘭芳一九二七年所設,主要代理炮竹業務,其後於一九三五年在氹仔開設當年全澳最大規模的廣興泰炮竹廠。
內港沿岸雖有不同程度的現代化發展,但尚存昔日澳門風貌,可為文物建築活化和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機遇。建議當局出台具體政策,使內港片區成為澳門發展與保育達至平衡的示範區。
只保不活不算成功
昔日內港客貨輪競相靠岸、人來人往、貨如輪轉、晝夜運作的情景已不復見,惟主要碼頭的分佈結構、沿岸騎樓建築特色、傳統行業悠然經營、老澳門生活如故等人文風情依舊。內港新馬路至司打口一帶,國際酒店、廣興泰、鴉片屋等建築體量較大,發展空間也大,活化具很大的彈性。批評社會往往聚焦“保護”,不太關心保護後的建築如何活化與利用。倘建築只“保”而不“活”,保育不算成功。
當局近年修復的建築呈現兩種傾向。一是由政府直接管理活化後的建築,逐漸擴大政府需要管理的文物空間,既增加日常公帑開支,又打擊民間參與活化的積極性。二是以打造各種主題展覽館為主要活化形式。當這些展覽館越來越多時,公衆逐漸發現“熱熱鬧鬧開幕,冷冷清清迎客”,或是它們的共同命運。期望政府開放思維,保育政策和措施更具彈性,勿把保育視為政績工程,宜適當開放社會參與,使保育形式更多元,保育主體更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