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貿促局和泰國政府國際貿易推廣部合辦的“學習泰國——發展品牌、創新轉型、數位行銷、經營管理”企業訓練班講座昨舉行。有嘉賓指出,對中小企業而言,樹立品牌很重要,因消費者對品牌有信心,即使加價仍願意購買。若本地中小企業忽視建立品牌,可能導致競爭力下降,難長久發展。建立品牌的關鍵是註冊商標和確保產品的質量,強調企業要放遠目光,“不能着眼於自己有甚麼,更要考慮顧客需要甚麼”。
澳泰貿易增兩成
講座昨上午十時假中土大廈十九樓多功能會議廳舉行。貿促局執行委員黃偉倫、駐港泰國商務專員辦公室及領事沙尼帕 · 皮薩娜蓬(Chanunpat Pisanapipong)出席。食品行業DOFOOD董事長劉霽緯、美容服務行業Divana聯合創始人托尼(Taneth Tony Jiraswakedilok)及家具設計研發行業DEESAWAT Industries總監吉拉蔡(Jirachai Tangkijngamwong)擔任主講嘉賓,逾百名企業代表參與。
黃偉倫表示,隨着澳門積極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與泰國往來更緊密。一八年澳門與泰國貿易總額逾1.36億美元,同比增約2成,連續三年正增長,反映兩地經貿發展持續向好。另外,兩地商務部門簽署經貿合作備忘錄,進一步加強政府、商協會和企業在貿易、旅遊、酒店等領域的合作。
他稱,泰國中小企服務業與澳近似,零售、餐飲業經營策略值得澳門借鑒。澳企可通過是次講座借鑒有關經驗,學習泰國品牌營銷成功之道,提升市場競爭力。企業培訓班計劃今年到泰國考察,體驗泰企營運操作。
倡多做試食推廣
沙尼帕 · 皮薩娜蓬說,泰國將繼續完善基建設施,歡迎外商到泰國投資興業。今年將率團參加粵澳名優商品展,藉平台推介泰國產品。
劉霽緯指出,澳門與泰國兩地旅遊業都是支柱產業,但澳門大部分稅收來自博彩業。雖然澳門手信出名,但為人熟知的品牌屈指可數,若有更多特色產品推出市場,並在人流多的地方如商場等進行試食等活動,相信有助增加出口量。澳門地方小,人資短缺,租金高昂,未必適合發展工業,但手信業仍大有可為。如核桃酥等地道小食有市場,但前提是味道要跟以前一樣,食品衛生安全要嚴格監督。